冀中能源股份公司:多舉措破解“能耗焦慮”
面對能源成本攀升與綠色發展的雙重挑戰,冀中能源股份公司以“深挖內潛、降本增效”為核心,在技術創新、管理優化與全員參與中探索破局之道,通過一項項務實舉措,將“能耗焦慮”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。
以創新破題,向技術要效益
在內蒙古公司盛鑫煤業,光伏發電項目成為綠色轉型的“點睛之筆”。企業精準把握春季日照規律,將井下生產、洗煤等大功率用電負荷集中至光照充足時段,實現光伏發電“自發自用、全額消納”,單月節電30萬度,節約電費超45萬元;同步參與自治區電力多邊交易,每年再降成本60萬元,讓“陽光經濟”成為礦井綠色發展的堅實注腳。
葛泉礦洗煤廠則以設備升級為突破口,將75千瓦入料泵更換為22千瓦節能柱塞泵,單季度節電4.5萬度;15臺設備的集控改造實現生產流程“無縫銜接”,每年省電超1萬度。技術員李國峰坦言:“設備升級不僅降了能耗,更讓生產效率邁上新臺階?!?/span>
以管理賦能,向細節要潛力
在內蒙古公司嘉信德煤業,原煤篩分系統摒棄“大鍋飯”模式,通過用電單獨計量、負荷動態調控,每月電費直降8萬元;嘉東煤業則緊盯夜間用電“隱形浪費”,壓減非必要照明、嚴控大功率設備運行時長,月度用電量銳減10%。
梧桐莊礦的“智慧供暖”改造成效顯著——職工澡堂以變頻多聯式空調替代傳統“電老虎”,單月節電70萬千瓦時,節約電費55萬元。機電區副區長孫曉宇算了一筆“溫度賬”:“智能溫控系統既讓職工暖身,又為企業降本,能耗焦慮迎刃而解?!?/span>
以全員聚力,向行動要成果
節能降耗的基因已融入企業血脈。葛泉礦洗煤廠推行“人走電斷”制度,車間照明全面升級為LED燈具,崗位節能監督員成為生產一線的“綠色哨兵”;冀中新材通過余熱循環利用系統,將窯爐廢氣“變廢為寶”,年節約天然氣13萬立方米,降本40余萬元。一名班組長感慨:“隨手關燈、避峰用電已成習慣,節能意識融入了每個人的日常?!秉c滴行動的匯聚,讓“節電光榮”從口號變為全員自覺。
從光伏電站的“追光而行”到智慧供暖的“精準控溫”,從設備升級的“刀刃向內”到余熱利用的“點石成金”,冀中股份以實干作答,用創新破局,走出了一條節能降耗與效益提升并重的特色路徑。未來,企業將繼續以綠色發展為引領,深挖技術潛能、優化生產流程,在“雙碳”目標下繪就更高效、更清潔的發展圖景,為行業轉型升級書寫充滿冀中智慧的“綠色答卷”。
(冀中股份黨群工作部 王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