稿件來源:中國青年網
華藥愛諾公司:創新“三招”巧破藥品生產瓶頸
“從‘間歇加熱’打破連續高溫思維,到‘關閥悶罐’逆轉氣流邏輯,再到‘分步控壓’重構操作時序,消毒組采用‘三招’成功攻克新品種培養基在高溫滅菌、降溫、接種等環節的‘暴脾氣’難題,實現全程穩定可控生產。”7月12日,提起班組的技術創新成效,華北制藥集團愛諾有限公司發酵車間消毒組組長錢峰激動地說。
間歇加熱 平抑高溫“暴脾氣”
此前,該新品種培養基在無菌發酵的第一道關——高溫滅菌環節就顯露出“桀驁不馴”的本性。與老品種“溫和性情”不同,新品種在高溫下會讓泡沫裹著料液直沖排氣管口,帶來極大的染菌風險,傳統工藝完全失控,這讓消毒組員工們一籌莫展。
“找到問題的癥結,然后對癥下藥!”了解情況后,發酵車間主任孫云海果斷地說。隨后,他帶領消毒組員工輪番蹲守發酵罐旁,細致捕捉每一個操作細節與曲線波動,最終找到問題的癥結:泡沫肆虐源于新品種在高溫下培養基成分的特殊反應。
“既然傳統方法無效,那就改變工藝!”孫云海為團隊指明方向。然而,如何調整?他心中也沒底。于是,團隊摒棄傳統的連續高溫加熱模式,轉而嘗試“間歇加熱、溫和攪拌”的新工藝。通過分段控溫使料液均勻受熱,并配合柔化的攪拌強度,泡沫的“囂張氣焰”被徹底瓦解。錢峰看著料液在可控溫度下舒緩翻騰,不禁感慨道:“這下好了,文火慢煮,馴服了新品種培養基在高溫中的‘暴脾氣’!”
關閥悶罐 逆轉氣流解降溫困局
高溫滅菌難題的解決只是第一步。然而,降溫環節又出現了新的挑戰。“過去‘打開排氣閥、控制通氣量’的快速降溫法,在新品種面前反而成了泡沫的‘鼓風機’。”錢峰回憶道,“排氣閥一開,泡沫便呼呼冒出,越積越多。”如何應對?團隊反復討論,尋找對策。
“既然氣流是‘禍首’,那就反其道而行之——關閉排氣閥,切斷空氣流動!”消毒組員工孫世軍提出逆向思路。這一提議很快得到團隊的認可。果然,關閉排氣閥后,氣流源頭被徹底切斷,泡沫氣勢驟減,效果立竿見影。這套“關閥悶罐”術顛覆了傳統的“排氣控溫”邏輯,用逆向思維成功破解降溫難題。員工張慶華興奮地說:“老辦法并非萬能,在新品種上,適合的才是最好的!”
分步控壓 重構時序穩接種環節
就在大家以為問題都已解決時,新品種在接種環節又出現了新的問題。按老規矩“邊開排氣邊調進氣”的雙向調節法,稍有罐壓波動,原本已平息的泡沫便會“死灰復燃”。
于是,錢峰帶領團隊圍著發酵罐反復推敲,最終決定突破慣性思維,采用“分步控壓”重構操作時序:先緩慢關緊進氣閥,再微調排氣閥精準控制罐壓,最后穩勁勻力重新打開進氣閥,逐步調整至所需流量。這套“分步控壓”的精細操作,如同給泡沫套上“緊箍咒”,全程零失誤完成接種。
當新一批培養基實現了全程穩定生產,孫云海在車間會議上總結道:“這次攻關不光體現了咱們團隊的創新勁頭,更給新品種推廣掃平了技術路障,這標志著公司在生物發酵領域往前邁出了關鍵一大步。”
(張海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