稿件來源:中國煤炭報
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檢測檢驗中心李晶亮:“每一份數據都是一份承諾”
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檢測檢驗中心材料物理實驗室檢測員李晶亮,以十年磨一劍的堅韌,從一線礦工成長為技術尖兵。“每一份數據都是一份承諾。”他始終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次檢測、每一份數據。
面對客戶,他熱情周到,耐心解答,竭力解決難題。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他總是沖鋒在前,臟活累活搶著干。當生產商希望對檢測不合格產品“通融”時,他斬釘截鐵地拒絕:“事關煤礦安全生產,我想不出別的辦法!”
2013年2月,年輕的李晶亮踏入礦山,一頭扎進了萬年礦的生產最前沿。綜掘區、三采區、一采區……千尺井下,李晶亮與工友們并肩作戰。
一線是艱苦的熔爐,也是成長的沃土。李晶亮迅速掌握了各類生產設備的操作技能。他積極參與技術改進和安全管理,將保障工友生命健康、確保安全生產視為己任。這段寶貴的基層經歷,不僅磨礪了他吃苦耐勞的堅強意志,更鍛造了他敢于擔當、勇于拼搏的優良作風,為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2022年6月,李晶亮調任檢測檢驗中心材料物理實驗室。 從轟鳴的井下到安靜的實驗室,工作內容天差地別。面對新挑戰,他迅速調整心態,秉持“干一行愛一行”的信念,全身心投入。
他深知檢測工作是煤礦安全的“前哨”,容不得半點馬虎。為了盡快勝任,他利用業余時間惡補理論知識,虛心向師傅請教,在操作臺前反復實踐,對每一個檢測步驟、每一組實驗數據都精益求精。憑借這股鉆勁和韌勁,他迅速從“門外漢”成長為實驗室的技術骨干。
2024年,他一直以來的努力結出碩果。他負責的鋼絲繩檢測量超同期20%,電纜檢測量更是猛增40%。亮眼成績的背后離不開李晶亮的潛心鉆研和積極創新。他設計的鋼絲繩數據處理表實現“一鍵出結果”,數據整理效率提升60%;他開發的檢測記錄與報告生成系統,將打印出錯率降至1%以下;他研發的電纜夾緊裝置、連接件安全警示裝置,大大提升了檢測的安全性和便捷性。
李晶亮的創新腳步從未停歇,他的視野也從優化流程拓展到攻克關鍵技術難題。他全程參與了檢測檢驗中心煤礦電纜阻燃檢測新建項目。
面對系統復雜、技術難度高的挑戰,從場地規劃、設備選型到安裝調試、參數優化,他在40攝氏度高溫的施工現場揮汗如雨,與廠家人員反復探討優化方案。最終,電纜阻燃試驗室成功投運,檢測檢驗中心的檢測能力提升至河北省領先水平。
在專業技術領域,李晶亮同樣收獲頗豐。他參與制定了 《粉塵智能檢測技術規程》 等地方標準,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。2024年,他牽頭完成的科研項目獲得峰峰集團科技進步三等獎,發表論文2篇,取得2項專利。
(武法順)